樓主
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2-6-6 12:22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5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●陳輝斌
記得小時候,父輩們的勞動強度還是很大的,夏天里無論天氣怎么酷熱都是要下地干活的,只有到了晚上才能坐在門前的禾場里歇息,我們叫扇涼。
所以一到傍晚,放牛娃們(我們一到暑假就要幫家里放牛)就把放飽了的牛牽到牛欄里關(guān)好,就一人拿一條毛巾三個一伙兩個一隊地到塆子旁邊的水壩里洗澡。等我們幾個小伙伴洗澡回來,父親和哥姐們也從田里收工回來了,這時候母親早已做好晚飯,在院子里的對節(jié)樹下擺開了桌子,端出飯菜,我們先喝一碗早已攤涼的稀米茶,一天的暑氣盡消。吃了晚飯,我們搬出竹簾長板凳,到禾場里擺好,這時候,鄉(xiāng)鄰們都出來扇涼了。禾場上,有的人家搬出了竹床,有的人家擺的門板,更多的是睡的竹簾子。竹簾子是用兩根繩子將很多根竹子織成一張小床的大小,用的時候擺在兩條長板凳上展開,鋪上棉絮,再墊上床單,就可以睡在上面乘涼了。不用時拿掉棉絮床單,卷成一筒,便于放置,很是方便,就像一個簾子一樣,又是用竹子做的,所以叫竹簾子。
大人們躺在竹簾子上歇息,孩子們在禾場里捉迷藏,玩游戲。很多的時候我們會玩一種叫“拉朋友”的游戲。就是小伙伴們分成兩排,一邊六、七個人。手牽手面對面站立,玩的時候兩排隊伍走攏分開走攏分開,邊走邊唱童謠:
天上握握神啰,地下甩麻繩喲,麻繩甩不開啰,是我的朋友快快跑過來喲!
每唱一句還要翹一下腿。唱完以后,其中一隊的兩個伙伴把手緊緊地攥住,另一隊選一個力氣大的伙伴對著緊緊拉著的手沖上去用身體使勁撞。要是撞開了拉著的手,就拉一個小伙伴過來到自己的隊伍里;要是對方拉得緊,撞不開,就要被對方“俘虜”,成為對方隊伍里的一員了。拉完人以后再接著唱,接著走攏分開走攏分開,唱完再撞再拉人,直到一方把另一方的人拉得只剩下一個就算勝利了。
玩一會兒后,天就黑定了,塆子里的叔叔伯伯們還會聚到一起抽兩根煙,議論莊稼的長勢,個別能說會道的叔叔或伯伯還會把從廣播里聽來的國際國內(nèi)新聞講給大伙兒聽,有時還會發(fā)表自己的看法,借機吹噓吹噓顯得自己見識大。
這個時候,禾場里已聚集了許多的螢火蟲,我們趕緊各自跑回家里,拿出白天洗干凈晾干的墨水瓶,將一個個螢火蟲捉到瓶子里蓋上蓋子,害怕把螢火蟲憋死了,就在蓋子上用釘子打一個小眼,好讓螢火蟲透氣。墨水瓶是玻璃做的,螢火蟲在透明的瓶子里明一下暗一下的,像是電影里的信號燈,很是有趣。我們拿著裝滿螢火蟲的墨水瓶在禾場里這里照照,那里晃晃,到處跑,玩得別提有多快樂了。
有時我們在禾場里一邊走一邊望著天上的月亮,仿佛每走一步月亮也跟著走一步。就會不由自主地唱道:月亮走,我也走,一走走到大門口,我們做個好朋友……
母親這時候忙完家務也出來和隔壁左右的嬸娘大媽們拉家常,誰家的媳婦又和婆婆吵架了啊,哪家的姑娘說了人家了呀,盡是一些家長里短的閑話。
這時我們大都也玩得累了,爹爹婆婆們會把年齡較小的孫子攬到懷里,一邊搖著巴扇,嘴里輕輕地念著歌謠:“搖擺手嘎嘎(外婆)地走,吃豌豆,喝老酒,看你還往嘎嘎地走不走。”還有:“小板凳歪歪,菊花開開,媽媽燒火,我撿枯柴,下小雨我在刺林子里呆,下大雨我回來。”這些古老的歌謠不知起于何時,亦不知誰人所作,就像屋門口那磨得光溜溜的石墩一樣,只留下厚重的滄桑。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