樓主
隨論超版 隨論編輯 TA的每日心情 | 開心 2022-6-6 12:22 |
---|
簽到天數(shù): 5 天 [LV.2]偶爾看看I
|
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隨州日報全媒記者 劉詩詩
九州兒女相聚烈山,尋根問祖;八方赤子共襄盛典,續(xù)傳薪火。
5月23日,農(nóng)歷四月廿六,乙巳年拜謁炎帝神農(nóng)大典在炎帝故里風景名勝區(qū)謁祖廣場舉行。海內(nèi)外炎黃子孫越過萬水千山,再聚炎帝故里,攜手奔赴跨越五千年的精神之約!
歲次乙巳,時在孟夏。九州太平,四海清嘉。炎帝故里景區(qū)里,謁祖廣場青蔥環(huán)繞、幡旗招展,一片莊重肅穆。8時30分,禮樂奏響,大典開始。
炎帝幡旗,獵獵飛揚。始祖播撒的火種,歷經(jīng)滄海桑田已成燎原之勢,穿越歲月時空仍薪火煌煌,光耀東方。
華祖門前,排仗迎迓,行禮如儀,恭迎海內(nèi)外炎黃子孫謁祖尋根。
烈山之上,天風肅肅;姜水之濱,樂聲悠揚。伴隨著《詩經(jīng)·周頌·良耜》的演繹吟唱,從海內(nèi)外各地奔赴而來的炎黃子孫心懷赤子情,經(jīng)九拱橋、華夏始祖門等,緩緩行至謁祖廣場。
金石共振,八音和鳴。禮儀之邦,源遠流長。《禮記·禮運大同篇》虔誠吟誦,暢述著亙古通今的家國理想。從協(xié)和萬邦的治國理念,到天下為公的千年求索,“大同之世”的美好愿景深深植根于中華兒女的心靈深處。
敬天法祖,大典列張。起鼓鳴鐘,大殿圣門緩緩開啟,炎帝神農(nóng)圣像顯現(xiàn)在海內(nèi)外炎黃子孫面前。
來自中國大陸、香港、澳門、臺灣和海外華僑青年學子代表點燃新火,象征祥瑞的“丹雀”飛向圣火臺,圣火熊熊燃起,寓意全球炎黃子孫共同傳承炎帝精神,華夏文明生生不息。
敬獻花籃、香敬始祖、恭讀頌文、共拜始祖……鐘鼓和鳴中,大典儀程依次進行。
拜謁廣場上,全體肅立。海內(nèi)外嘉賓代表向炎帝神農(nóng)敬獻花籃和高香,表達對始祖的緬懷之情。
“烈山凝翠,姜水流長。歲在乙巳,敬緬炎皇……”《頌炎帝文》字字珠璣、句句鏗鏘,頌揚炎帝開啟文明、奠基華夏的煌煌功績。
現(xiàn)場,炎黃子孫齊向炎帝神農(nóng)行施拜禮:一鞠躬,再鞠躬,三鞠躬,表達對始祖萬古不變的敬仰。
大典臨近尾聲,熟悉激揚的旋律響起。56個民族代表身著民族盛裝,共同唱響《炎帝大歌》。隨后,嘉賓依次步入大殿瞻仰炎帝圣像。
五千年華夏文明,訴說著炎帝的春秋守望;百年崢嶸歲月,鐫刻著中華兒女的復興夢想。
一年一度,我們在此尋根,越洋過海地前往,只為心靈的團聚;一年一度,我們在此問祖,香火裊裊里的拜謁,只為感念先祖,澤被蒼生。
千百年來,炎帝始祖點燃的文明火種,已成為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的強大基因,奔涌在一代又一代華夏兒女的血脈里,給予我們披荊斬棘、破浪前行的精神力量。
讓我們高擎炎帝精神火炬,在奮進新時代的征程中,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,以萬眾一心的磅礴偉力,全面推進中國式現(xiàn)代化建設,以接續(xù)奮斗的壯志豪情,再創(chuàng)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新輝煌!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