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書生報國成何計 隨州一中高一(10)班 任素霖 指導(dǎo)老師:吳林
回望百年,國運坎坷,幸有心懷熱血之志士,齊心救國,國難方平,中華乃興,他們用信念照亮前路,用擔當堅定步履,用實際行動告知后人,要把個人之力匯入時代洪流,助力民族復(fù)興。 信念。是愛國之本,是報國的前提。 百年前的中國,風雨飄搖,文天祥曾說:“身世浮沉雨打萍”,“人生自古誰無死,留取丹心照汗青”,個人命運如江中浮萍漂泊無定,國家命運前途未卜,在“中國萬事不如人”的叫囂聲中,梁啟超振臂高呼“少年智則國智,少年富則國富,少年強則國強,少年勝于歐洲則國勝于歐洲,少年雄于地球則國雄于地球”,他把振興中華的厚望寄托在中華少年身上,在失去自信心的國人垂頭喪氣之時,魯迅吶喊:“我們自古以來就有埋頭苦干的人,有拼命硬干的人,有為民請命的人”……他鼓舞了民族自信心,幾十年后,平日里粗茶淡飯,卻前后拿出3000多萬捐給南開大學(xué)的詩詞泰斗葉嘉瑩先生,以支持中華民族古典詩詞傳承的方法,實現(xiàn)了“書生報國夢”。 擔當,是愛國之基,是報國的力量之源。 愛國,從來不是一句空話,既然選擇了以國家榮譽和國家利益為上,就勢必要放棄個人與小家的利益,鐘南山耄耋之年臨危受命,奮戰(zhàn)抗疫一線,全然不顧個人安危,請戰(zhàn)書上一枚枚鮮紅的指印,“不計報酬,無論生死”寫滿了鏗鏘有力的醫(yī)者信念,風華正茂的女孩們,退去華裳,剪短青絲,堅守戰(zhàn)場,一襲白衣遮不住靈魂的美麗,她們何嘗不知疫情難料,生死茫茫?可國難當下,血液滾燙,他們眸里只有呻吟的國土,只有涰泣的病患,正是他們的一腔愛國之情,舍棄小我與小家,才換得大國安然,這正如秋瑾所言:“祖國陸沉人有責,天涯漂泊我無家。 百川東流,才能涌起洪波;聚沙成塔,才能建設(shè)美好中國,用一點一滴實際行動報國,是愛國的方式,是人生價值的升華。 晏陽初被譽為“世界平民教育運動之父”,他與陶行知等人建立了中華平民教育促進會,使河北定縣成為河北省內(nèi)唯一一個無文盲縣,他用實實在在的行動去愛國,詮釋了愛國赤子心的具體內(nèi)涵。 葉嘉瑩先生有詩云:“書生報國成何計,難忘詩騷李杜魂!”心中銘記責任,知行重合一,方可影響世人,國運待昌,我輩深感責任之重大,愿你我效仿先賢,為實現(xiàn)中華民族偉大復(fù)興而奮斗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