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上注冊,結(jié)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讓你輕松玩轉(zhuǎn)社區(qū)。
您需要 登錄 才可以下載或查看,沒有帳號?加入隨論(請注冊中文用戶名)
x
本帖最后由 隨州日報 于 2020-11-16 16:43 編輯
愛國是青春最亮麗的底色 隨州一中高一(6)班 宋雨軒 指導(dǎo)老師:李昱
曾任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的盧新寧曾經(jīng)說過:“你所站立的地方,就是你的祖國。你怎么樣,中國便怎么樣;你是什么,中國便是什么;你有光明,中國便不再黑暗。”作為青年當事人,我們當付諸踐行,在與祖國的深切聯(lián)結(jié)中譜寫青春之歌,讓愛國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。 愛國構(gòu)筑為人風骨。“利于國者愛之,害于國者惡之。”愛國不應(yīng)停留在口號上,而是要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國的前途,把自己的人生同民族命運緊密聯(lián)系在一起,奉獻國家。 被稱為“北斗女神”的徐穎便是這樣一個人物。 徐穎是中科建院以來最年輕的博士生導(dǎo)師。她從事研制的北斗導(dǎo)航系統(tǒng),是我國自主研制的衛(wèi)星導(dǎo)航定位系統(tǒng)。這項工程在旁人眼里看來顯得太過龐大和艱深,很難想象會有年輕一代參與其中并占據(jù)重要地位。有人說,科學變了。可徐穎認為,科學以及科學精神從未改變。她堅守著老一輩科研工作者身上那“嚴謹、創(chuàng)新、耐得住寂寞,做對國家有用的東西”的科學精神。對徐穎來說,下班后于空無一人的辦公室全身心投入研究,連續(xù)幾天熬夜計算測試已成尋常。對此,徐穎從未有過怨言,她認為當今的科研工作者享受著國家的優(yōu)待,更需要以一腔愛國之心投入到科研工作中,為祖國效力。 愛國承載時代責任。習近平主席在報告中多次強調(diào):“新時代中國青年要熱愛偉大祖國,新時代中國青年要擔當時代責任。”面對來勢洶洶的疫情,數(shù)十萬90后醫(yī)護人員奔赴抗疫前線,朱海秀是這批抗疫青年的代表者。 22歲的她在疫情爆發(fā)后,瞞著家人在除夕夜跟隨醫(yī)療隊北上援助武漢。央視新聞里她一張穿著防護服、戴著護目鏡的黑眼圈照片,讓全中國人民認識了她。面對鏡頭,朱海秀只是擺了擺手,說了句:“我不想哭,哭花了護目鏡就干不了事了。”在死神面前爭分奪秒,使她變得果敢、堅強,而她是這支醫(yī)療隊最小的隊員,是一名95后。朱海秀回憶當時選擇:“如果國家需要我的話,我一定會義無反顧的。”她以其愛國之心,擔起了時代的責任。 愛國構(gòu)筑民族神魂。在中華民族災(zāi)難深重、風雨如晦的時代,魯迅以其愛國主義精神,化作時代永恒的坐標。他以鷹一樣犀利的目光,以筆為刃,廝殺出一條通往希望的血路,擎起民族的火炬。他的愛國之心,驚醒了沉睡的國人;他的愛國之情,感染了千萬迷惘的青年,他用其愛國主義精神構(gòu)筑起民族的脊梁。 我們青年一代,既是逐夢的一代,更是圓夢的一代。秉持愛國之情,踐行報國之志,當代青年亦當不忘初心,牢記使命,身體力行地書寫新時代民族華章,讓愛國成為青春最亮麗的底色。
|